今天是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高一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培训开班仪式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12-11浏览次数:0

    传统文化教育是引导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2018年12日28至31日,我校将开展为期四天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训课程,旨在使学生们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本次活动特别聘请了广东欧亚学院何冰主任进行授课。12月27日晚七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正式开始。

    开幕式以一首《黄帝颂》拉开序幕,带同学们领略了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通过观看图片影像资料,同学们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是艺术宝库上的璀璨明珠,它们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灭的信仰。
    随后黄校长上台发言提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东西,是人类劳动创造的历史遗迹,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简单归结为十二个字:孝悌忠信,仁爱和平,礼义廉耻,就是做人的道理。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五千年的大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身为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学习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黄校长强调学习传统文化,第一步就是学习和了解,去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把握其精神实质;其次要紧密联系实际,重视道德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学会做人:(1)做一个孝顺的人。(2)做一个善良的人。(3)做一个勤劳的人。(4)做一个宽容的人。(5)做一个诚实的人。(6)做一个低调的人。(7)做一个正直的人。(8)做一个守信的人。(9)做一个乐观的人。(10)做一个厚道的人。


 

    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何冰老师开始了第一课:学习鞠躬礼。何冰老师强调,鞠躬礼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别人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是鞠躬者从心底对对方表示感谢尊重的意念,从而体现于行动,给对方留下诚意。何冰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进行了示范,教习男女鞠躬礼的正确姿势,同学们认真观摩。随后,两队男女同学在何冰老师的鼓励下先后上台学习并接受指导,何老师十分耐心地为同学们矫正姿势。

    何老师强调,作为一名学生,站要有站姿,坐要有坐姿,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良好的精神面貌不但可以通过学习礼仪实现,而且需要有端正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接受正确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
    最后,同学们通过观看纪录片《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增加了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激起了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纪录片结束后,何老师帮助同学们进行分组以便于接下来几天的小组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传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它们对国人的思想、行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指导意义。开幕式结束后,同学们仍然兴致高昂,意犹未尽,并对第二天的课程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