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现今最可笑的谎言之一!
这两天,随着两会的召开,有一个词成了热议词,那就是:“减负”
而这个词早已不是一个“概念化的词语”,现在各大城市的很多公立学校都已经开始把“减负”落到实处,而方式也多类似:少学东西,少考试,缩减了学生的在校时间.....
目的是好的,模式也和以前的日本几乎一模一样。可是不知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减负根本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啊!
老师压力更大,学生也并没有真正减负,而家长的负担更大了!唯一便宜的就是那些课外教育机构!
减负就是一种“劫贫济富”
昨天看到了记者王志安的一句话:
义务教育明明是穷人最大的福利,可有些别有��心的人却整天在喊着“减负”。这根本就是在削减穷人的福利好嘛!
富人们如果想让孩子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他们完全有能力把孩子送进私立、贵族、国际学校。而同样三点半放学,富人可以父母一方不工作,可以请保姆,可以再另外花钱把孩子托管在课外辅导机构。
可对于那些普通家庭来说呢?
高昂的学费和对于家庭条件的要求早已把一批孩子拒之门外。而花了大价钱好不容易把孩子送进了和别人同等的教育平台上,却告诉你三点半就放学了。
父母都要工作,谁能在三点半就翘班去接孩子?
没那么多钱去请保姆,只好把老人叫来帮忙照顾孩子,可如果不放心,或者老人不愿意呢?
昂贵的课外托管辅导机构,这钱掏不起又怎么办?
富人们可以有多重选择。想补就补,想上几个培训班就上几个。他们也可以让孩子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地位关系负担的起孩子“没那么优秀”的未来。
可对于普通家长呢?
妈妈只能失业下来带孩子,全家的重担全压在爸爸身上。孩子巨大的教育开销让他们一个都养不起更别说还生二胎......而他们的孩子,又怎么和那些上着高昂辅导班,全面发展的孩子相比呢?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根本就是在劫贫济富。对于富人们的生活毫无影响!可对于穷人来说,寒门就更难出贵子了!
人家都在努力,你好意思睡觉嘛?
再说,一堆人嚷嚷着孩子现在太累了,要给他们一个快乐童年!于是开始逼迫学校减负,要求学校缩短学生们的在校时间,要求老师让他们少学少考少写作业。
是啊,课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来源于学校老师的课程压力变小了,可这些多出来的时间,家长们又真的能让他们“玩”嘛?孩子们真的是减负了嘛?
印象很深一位家长说了一句话:“都在说着给孩子减负,可有几人真敢这么做?人家都在偷偷地努力,你好意思睡觉?”
好像确实是这样。
无论你减负与否,在中国选拔人才的中高考的制度是不变的!未来想要有好的发展,名校高学历那就是敲门砖,除非早早出国,否则最后所有的学生都还是得同场竞技,选拔人才最终还是得靠文化成绩。
本身教育资源分配就不公平,大城市、重点学校的学生早已在起点上甩开小城市、普通学校的学生好远。而且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不学就能轻松拿第一,
勤能补拙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本身起点就低,再不比他们更努力,怎么跟他们同场竞技?
所以如果做不到全国所有学校都一样,改变不了选拔人才的方式,那减负等于就是一句废话,只不过是执行者从老师变成了家长而已,环境从学校换到了家里或者补习班。
对于学生来说,被老师压着学和被家长逼着学都是一样,根本没有真正的减轻负担!那减负的意义到底何在?
减负唯一的受益者就是课外辅导班!
之前有人说,减负是在给老师和学校减负,给家长增幅。学校老师倒是开心了,家长可苦死了。
可在我看来,减负无论给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带来的都是更大的压力。
原本学校照常安排,老师给学生正常上课,啥事也没有。可在教育部要求减负,家长又没法早早接回孩子,学校总不能到了三点半就把所有孩子赶出校门吧?他们得变着法子安排各种课外活动,得解决家长无法早早接回孩子而形成的托管问题,还得再另行安排老师照顾孩子,甚至还得额外支出老师工资。
而对于老师来说压力更大。教育部想要的是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可家长所想要的是成绩不能下滑!老师夹在中间最难做人。真正的给孩子减负让他们快乐的玩耍了,万一成绩下降了,家长就找上门来了。而如果依旧严格要求毫不松懈又被指责给孩子的压力太大。
而且就算三点半放学,老师们也无法下班,要么得在学校继续照顾托管的孩子,要么就要应付关心孩子的家长甩来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