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大概都希望能为孩子遮风挡雨,扫清他前进路上一切障碍,给他一个平安喜乐人生。
然而命运无常,世事百态,父母无法做孩子一世的拐杖。
让孩子适当吃苦,不断历练,具有抵挡风雨的力量,有智慧有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才是为人父母最明智的选择。
再爱孩子也要舍得让他吃这5种苦。
1
离别的苦
人生注定要经历各种离散,长大远行,宠物死去,亲人离世......孩子在这别离中一点点成长,不断见世面长眼界,也更懂得相聚的珍贵,明白陪伴的重要。
邻居哥哥是我们那个小渔村第一个考进大城市的大学生。
当时很多人都劝他妈妈,让孩子跑那么远人生地不熟,图什么?在本市上个大学,然后捧个铁饭碗多好。
他妈妈说了一句话:人啊,前半辈子享福,后半辈子就得吃苦,前半辈子吃苦,后半辈子就享福,孩子自己想闯就去闯吧。
如今那个哥哥在上海站稳脚跟,有了自己的事业,经常接父母小住。
人一生万千分离,每一次都会留下一个背影,也总要有一个目送背影的人。最初的那个人,一定是父母。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结婚.....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在离父母更远一点。
父母子女之间就像放风筝,要想他飞向更高远的天空,就要舍得剪断手中的线,要想孩子真正成长独立,就要舍得让他承受离别的苦。
2
读书的苦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于父母“好好读书”的嘱咐大多厌烦,觉得读书太苦了。
他们哪里知道现在不吃读书的苦,将来要经历多少生活的磨难,那时候的苦可能有千倍万倍。
2008年,徐孟南在考卷乱涂一通被判零分,之后他随父亲外出打工,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做最基本的体力活。
经历生活的一番打磨,徐孟南才幡然醒悟。当初的自己做了多么错误的决定。10年后,2018年,他重拾课本,再次走上考场。他说这次一定不会交白卷了。
人生有很多后知后觉,“没好好读书”便是其中之一。
年少无知时,以为学习是天下最熬人的差事,后来才明白:读书,才是最容易走的那条路。
父母再爱孩子也要舍得让他吃读书的苦,在他想放弃时推他一把,在他想偷懒时,告诉他不要半途而废。
总有一天孩子会明白,他今日为读书吃的苦,熬的夜都会铺成一条宽广的路,带他走向自己喜欢的生活。
3
劳动的苦
前段时间,一则这样的报道让人气愤又无语。
现年48岁的大卫,自小成绩优异,同济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拿到国外名校硕士学位,可以说履历十分优异。
但回国后,他的生活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毕业后大卫一直不肯出去工作,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6年时间全靠80多患有尿毒症的老母亲供养。
丁阿婆每月退休金3500块,光治疗费就花去2000,剩下的要养活自己和儿子。
为了逼迫儿子工作,丁阿婆甚至想过将其告上法庭要求他付赡养费。
身心俱疲的丁阿婆在节目中说:“之前他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
更令人无语的是,大卫也把自己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