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有许多要素,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演绎。对于教师而言,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一节好课的重要因素,今天就与大家分享10条上一节好课的关键策略。
1
好课要满足三个条件
好课要满足哪些条件?
“双主互动、多维联系”。课堂教学要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多媒体等辅助资源互动联系,从而使教与学达到高度和谐,实现课堂活动的快乐、高效、优质。
适应现实。教师要关注知识目标的学习与生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考试能力。
为学生的未来生存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思维、交流、表达、组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
好课要做到四个改变
从传统课堂到新课堂,应该出现以下改变:
改变教师观念。教师的思想决定课堂教学方式,因此,改变教师思想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充分自学,合作学习需要通过小组内部的充分交流来实现,探究学习的重点是知识学习和应用练习,应该以思维训练为主线。
改变教学工具。课堂教学应以“三案”(学案、题案、师案)为抓手,让学生有法可依、有题可练。学案指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方案,重在目标解读、方法指导、习惯培养;师案指的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方案,重在教学过程的预设和生成;题案指的是学生知识达标的训练方案,重在知识点训练、问题设计目的说明、解题思路指导。
改变学习内容。知识学习要立足于教材,将知识学实、学准;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课本知识,将课内知识与拓展知识有机衔接;学生要落实知识学习点、线、面、体的整体联系,构建知识树和知识体系;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方法、思想方法的总结提炼。
3
好课要建构体验模式
学习即体验,没有体验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为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教师可以构建体验式“6411”课堂教学模式。“6411”指的是“六步”“四查”“一为本”“一中心”。
六步: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检测、拓展;
四查:课堂教学的四次学情调查;
一为本: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
一中心:以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为中心。
4
好课要彰显不同风格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
鉴于此,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自主探索新授课、阅读课、作文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的流程和模式,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5
好课要有精彩的导学
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如同拉开的大幕,要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景色;犹如乐章的序曲,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震撼。
课堂导入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告知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给学生一些指导性学习建议;告知学生学习时需要准备的学习用具;告知学生对学习时间的要求;简单解读学案要点,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解决学案中的问题。
6
好课要有安静独立的自学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应该独立学习教材及相关文本资料,要以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运用双色笔、纠错本等工具,对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标注,为互学讨论环节打好基础。
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激发和提高,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求学生高效独立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7
好课要有互动
互动指的是学生的相互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体来说,就是学生之间进行学习帮扶,构建若干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既是解决自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互动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
合作学习需要科学合理、巧妙安排。合作学习最好不超过6个人,否则效果就会打折扣;在学生安排上,可以是水平基本相当的学生为一组,也可以是水平不同的学生为一组;在组织形式上,需要小组长进行周密组织、有序安排;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安排学生“小教师”讲解学习共同体内共性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教学生的方式,有选择、有针对地解决问题;互学后期,小组长要明确通过自学、互学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安排小组成员整理大展示的备展内容(成果、疑问、展示方法等),为展示做好充分准备。
互动的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互动重在检测自学效果,重在解决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合理设计、安排需要进行班级大展示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