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注|如何当好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11-23浏览次数:0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并于10月28日正式实施。笔者就《条例》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读,受益匪浅。对于基层党支部书记而言,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可能是大家较为关注的话题,因此,笔者认为应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新时代赋予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这就决定了对党支部书记的水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书记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党支部发展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政治站位要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强,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

      二是要解决好“干什么”的问题。党支部书记并不是一个“称呼”而已,它是这个党组织的“班长”、“领头羊”、“领路人”、“带头人”,必须清楚自己担负的职责,要弄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是处于什么角色。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要勤于思考、勤于工作,在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上要有思路、有想法、有规划、有蓝图、有目标。在抓好“三会一课”工作机制落实的基础上,在党支部建设和发展上更要有创新。要研究党支部建设问题、党支部发展问题和党员队伍建设问题,要研究党支部建设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等。

      三是要解决好“怎么干”的问题。有了想法、有了规划、有了蓝图、有了目标,关键的就是要看怎么干,也就是如何才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针对各项计划目标,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和机制,认真抓好落实;要充分调动支部班子的积极性,按照职责分工,督促班子成员,形成合力按时按质完成分管工作;加强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党支部要切实担负起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引导党员树立“四个意识”,积极支持和参与党支部建设工作。要通过抓党支部建设促进业务工作的开展,通过抓业务工作提升党支部的建设水平,要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党支部建设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四是要解决好“担当履职”的问题。从目前形势看,个别地区、个别部门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对工作不负责任、不能够完全履职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支部书记存在工作思路没有、工作能力不强问题,不知道党支部工作如何抓,也不去思考、不去研究,不主动工作、不主动上手,不作为、慢作为,严重影响了党支部的建设和健康发展。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面对困难和问题要敢于担当、敢于亮剑,要具有领导能力,要将困难和问题转化为动力,自我加压,严格履行好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严格落实好《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之规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争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党支部书记。

      总之,如何评价一个党支部书记好不好、作用发挥的怎么样,就要看这个支部建设如何,而支部书记又是党支部的“主心骨”,决定着党支部发展的命运和前途,决定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程度。各部门在抓基层党支部建设时,必须加大对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的考核力度,对履职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作风漂浮的支部书记严格问责、追责,该调整的要及时调整,确保党支部工作正常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