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何冰主任、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这次我校在元旦前夕组织四天四晚的传统文化专题学习,其意义十分重要。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对广东欧亚技校何冰主任在百忙中莅临我校讲学,组织中华传统文化培训,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培训?如何学习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问题何主任将通过整体设计,通过专题片、歌曲舞蹈、电影故事以及活动有机组合在一起,寓教于乐,形象生动地予以展示,予以回答。让我们大家抱着诚恳学习的心态期待着。
对于传统文化是什么,何主任是专家,本人由于才疏学浅和关注度不够,也不甚了解。这里礼节性要校长讲话,因此我开个头,谈点粗浅认识,算作抛砖引玉。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东西,是人类劳动创造的历史遗迹(化石),比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行为方式、思想、制度、艺术等等,它是民族精神重要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传统文化(华夏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但主要还是指先秦以前的文化,也就是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释家(佛教、释迦牟尼)文化,其中儒家文化影响最广泛、最深远。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面很广,但他的精髓就是伦理道德,是讲人与人的关系,从父子有亲讲起, “孝”是中华文化根,传统教育起源则于“孝”。
伦理道德基本有: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维(礼义廉耻)
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
简单概括为(核心)十二字:孝悌忠信,仁爱和平,礼义廉耻。也有的概括为十五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忠孝廉耻勇)。
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核心的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把一些优秀的做人的基本道德的规范准则,继承和发扬下去。
所以我们这次学习主题定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的大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义理深邃,巨作浩瀚,内涵广大。儒道释文化体系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孔子,老子,释迦摩尼是人类智慧教育的先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揭示,对自然规律的客观描述。仅从生活伦理范畴来看,孔子教我们“温良恭俭让”,要言行“忠信”等等教导与我们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道德伦理的规范是一致的。传统伦理教育要求处理好三大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教育我们要感恩,要积德行善,这是对这三大关系的最好诠释和解决。当我们知道了怎样做人,怎样工作和生活,才能获得人生幸福和快乐(否则烦恼,抑郁,争斗)。《论语》一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是学习(博学,审问,慎思,明辩),习是笃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学了以后要不断在生活中落实,才会得到成效,得到人生的最高享受(喜悦幸福)
(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身为中国人义不容辞职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封建糟粕,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可我们国人在过去的100年里(1912年民国废止读经),从小学到大学,就再也没有学生接触过经典,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丢弃了。导致百年之后果是集体失忆,失明,失道,失德。大家普遍感到道德危机和诚信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危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中国梦,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标志着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山东首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程。在很多国家建孔子学院是中国向世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案列。1988年初,75位诺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到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世界华人华侨和有识之士也掀起学习孔子儒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热潮。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更有学习和弘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建立理想人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千百年来,无数优秀先人发扬德性,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比如精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诚信为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尊老爱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崇尚志向,两袖清风等等都是中华传统美德。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哺育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深度影响着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影响,有些人包括大中学生思想存在困惑和迷惘,出现一些消极人格甚至是病态人格,影响健康成长,也影响社会和谐。比如有的人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顽强意志,心理承受力差;平时好吃懒做,玩物丧志;以个人为中心,人际关系紧张;缺乏社会责任;崇尚明星网红,消极颓废;言而无信等等。这些在我们实中的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因此我们要从学习传统文化开始,加强个人道德品德修养,建立健全人格。
三、怎样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首先,第一步就是学习和了解,去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把握其精神实质。我们实中这次元旦前夕集中学习就是良好的开端。广东欧亚技校已坚持了好多年,而且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同学们在学习时态度要真诚,要虚心,怀着敬畏,不要抱着无所谓甚至 抵触情绪,要投入真情实感去领悟,这种才有收获。
2.其次要紧密联系实际,重视道德实践和内化,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有实际效果。
学会做人,在领悟的基础上做到边学边做。对中学生来说,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以下10个方面应加强道德修养。
(一)做一个孝顺的人。“百善孝为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二)做一个善良的人。
(三)做一个勤劳的人。
(四)做一个宽容的人。
(五)做一个诚实的人。
(六)做一个低调的人(含蓄不张狂)
(七)做一个正直的人。
(八)做一个守信的人。
(九)做一个乐观的人(逆境理坚强,看到美好的一面,快乐生活)。
(十)做一个厚道的人。
加强弘扬和传播,用自己良好的道德表现以及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使社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小事做起吧!